2025年9月3日,食品科学系组织召开“三全育人,AI赋能”教学研讨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食品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模式,为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凝聚共识、汇聚智慧。

会议聚焦“AI如何真正赋能食品科学教育”这一核心议题,从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学生学习等多维度展开深入研讨。与会教师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教学工具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在AI与课程融合方面,陈月星提出,教师可利用AI进行高效备课,包括知识梳理、案例生成和互动设计,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撑。鲁婷则以“智能粮食系统工程导论”课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借助虚拟仿真软件,构建沉浸式教学场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认知。针对AI赋能的对象和方式,贾丰指出,AI应用应从“教”向“学”延伸,通过模块化教学设计和课题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与应用价值。为AI技术从辅助教学走向深化学习提供了新思路。面对AI可能带来的依赖风险,赵彤强调,需警惕技术应用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分析能力的削弱。
李伟在总结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明确了AI技术在食品科学教育中的定位与方向,系里将系统整合会议成果,制定AI赋能教学推进计划,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实际,稳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设计、课程资源、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应用,构建“三全育人”新生态。
此外,会议还讨论确定了2025届毕业论文开题时间、粮食工程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验收相关安排以及科研实验室卫生、安全及试剂管理等常规教学工作。此次会议不仅深化了教师对AI赋能教育的理解,也为食品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系里将继续推动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图|食品科学系 编辑|李旭欢 审核|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