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我院再传捷报,李万博士申报的《StCBF3基因调控马铃薯高温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喜获2025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直接经费30万元,该项目是作物育种研究方向的第一项,进一步展示了我院在青年人才培养和农业前沿科学研究领域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竞争日趋激烈,申请量持续攀升,但资助率持续降低,2025年基金委共接收项目申请433426项,仅53159项项目获批,资助率仅为12.26%。面对这一形势,生物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与实施工作,积极组织多轮申报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并邀请校内外专家院士开展专题辅导,着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为基金申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李万博士长期从事作物分子遗传育种及逆境生理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在《BMC Evolutionary Biology》、《Gene》和《作物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10多篇论文,参与授权专利1项,申请专利3项,主持省级和市厅级科研项目4项,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横向课题3项,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马铃薯喜凉不耐高温,高温环境常造成其减产、品质低劣,甚至死亡。本次获批项目聚焦马铃薯高温抗性响应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重点解析StCBF3基因调控马铃薯高温耐受性的分子机制和作用机理,为提高马铃薯耐热性,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李万博士此次获资助,不仅体现了其本人在作物育种研究领域的学术潜力,也是我院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生物与医药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服务,强化有组织的科研,为教师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与保障,全力推动学院科研水平迈向新台阶,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文图|鲁婷 编辑|李旭欢 审核|杨力)